前幾日,有媒體報道一位張女士在操作和面機時,不慎發生意外,面臨截肢風險。類似“和面機咬手”的報道,并不少見,不管是小伙,還是大媽、小孩,都曾出現過此意外。這不單單是操作的不謹慎的問題,更是產品設計過程中的安全性問題。
女子到朋友飯店幫忙手絞進和面機面臨截肢
張女士不肯放棄。醫生從她腿部取一塊“帶血管的皮”“補”在左手。手術持續了8個小時,其間,要克服患者自身創面大,損傷重等種種風險,張女士的手能保住嗎……躺在病床上的張女士回想起那一幕,仍然后怕。她說“家里有個親屬開飯店,我去幫忙,當時我還戴著手套呢,將一塊面放進和面機,沒想到手剛伸進去,再想撤出來來不及了”。劇烈的疼痛讓張女士幾乎暈了過去,等她再醒來,發現自己已經躺在醫院的病床上了。
和面機等食品機械設備設計應兼顧安全性
“患者來院時左手臂腕關節脫位伴骨折,手臂皮膚被撕脫下來,并且嚴重缺損。”手外四科主任戰杰表示,必須馬上手術。同時戰主任與全科醫生進行準備,將手術期風險控制低。
長達8個多小時的搶救中,醫生、護士、麻醉師輪流上陣。戰主任采用了國內的游離皮瓣修復術,在張女士大腿外側供區切取皮瓣。“攜帶動靜脈的皮膚組織,動脈血進入皮瓣。靜脈血液回流,這根血管像頭發絲一樣細,作用相當于‘瓜蒂’,通過這根血管滋養整個手臂。”戰主任說。從目前張女士恢復的情況看,一段時間后。手臂功能可恢復到80%以上。
和面機等食品機械設備設計應兼顧安全性
類似張女士被和面機“咬手”的案例不在少數,筆者在先前的資訊中也曾報道過。除了和面機,面條機、包子機、鍋爐、冷庫等都是食品生產安全事故多發的設備。這其中,人員的不規范操作是事故發生大原因,還有一部分原因來自于設備自身設計的不合理性。因此,筆者呼吁相關的食品機械設備生產廠家,提高機器使用的安全性,即使操作者存在不正規使用,機器也能立馬停止工作,來避免意外發生。
機械的安全性是指機械在使用說明書規定的預定使用條件下(有時在使用說明書中給定的期限內)執行其功能和在運輸、安裝、調整、維修、拆卸和處理時不產生損傷或危害健康的能力。未來是人機共處的時代,人與機器接觸的機會會越來越多,而那時,還停留在此時僅規范操作來保障安全性的話恐怕是為時已晚了。畢竟,人工操作難免會發生意外,此時機器若能開啟自我安全保護的作用,將能大大降低人工操作風險,保障生產安全。